发布时间: 2022/7/2 16:12:40 | 237 次阅读
随着芯片在供应量的增加,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芯片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大。
而美国一直都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,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借助自己的高科技产业体系来对芯片进行控制,想要主导的芯片生产权,包括垄断的芯片研发技术和生产体系。
但是公布的数据显示,西方发现并不顺利。
如今华为之后,国内芯片半导体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。
数据显示,我国芯片半导体赛道和集成电路领域发生融资事件超过了3971起,总融资金额突破万亿。
美国狗急跳墙了
众所周知,芯片在手机,电脑,汽车以及高精度仪器设备上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前段时间美国的国防战略指出,首要任务是应对中国各领域的所谓“威胁”,并且把中国列为重要的“战略挑战”。
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从未停歇,并且愈发上瘾。
前两年的“汽车芯片荒”对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车企冲击巨大,也给美国政府敲响了警钟——美国现有的技术优势并不是的。
现在美国的芯片公司在市场的营收占比,据统计,2021年占比达到了54%,其次是韩国的22%,剩余占比由欧洲,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瓜分。
中国的芯片公司公司虽然一直在努力,但是受到原材料短缺以及技术垄断等限制,营收占比还是很小。
与此同时,在中国大陆,芯片制造业进展极其迅猛——本土厂商未来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60%以上的产能。
更大的问题在于,75%的芯片制造业产能都集中在东亚地区,且这个比重还在迅速增加。
根据2019年的估计,到了2030年,仅中国大陆就能掌握25%的芯片产能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,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有成为“北美大冤种”的风险——忙了这么多年、布局了这么多领域、创造了这么多公司,结果押错了宝。
认清现实,早日研发出“中国芯”
被美国在芯片方面卡了脖子之后,中国也认识到了拥有“中国芯”的重要性。中国从政策层面到资金投入,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都在为了早日研发出“中国芯”开辟道路。
但是我国芯片的发展也不止于此,我国在芯片发展的过程当中,无论是高端晶圆的生产还是超高精密度光刻机生产的技术,我国在技术上的生产始终还是有一定的缺失。
如果没有美国发起芯片供应的禁令,那么高端和极高端类芯片供应无法得到满足,我国也同样面临着损失。
而韩国和日本为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,因此将部分设计和生产的工厂建立在我国本土,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一旦采取禁令,首先面临破产的就是外资企业,也就是这些芯片生产商和制造商。
现在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企业也在奋起直追,华为近些年在半导体芯片的研发投入达数十亿美元。
在2021年8月华为海思成功研发出了3纳米麒麟9010芯片,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我国芯片与世界先进技术的距离。
虽然我国现在的芯片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,尤其在光刻机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,但是我们要相信中国人的力量,我们不就是一直围堵中发展壮大的吗?
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,事实上,从1990年开始,中美两国在芯片制造上的态势便开始发生逆转了。
除了华为,上海智砹芯半导体也前后开展了大动作,甚至连中国移动旗下的子公司也开始进军物联网芯片领域;联想也在去年加大力度投入芯片板块……
中国芯片半导体领域如此热火朝天,必然会让西方坐立不安的,这是我们国产厂商崛起的底气与信心,更是中国复兴的体现!